重庆头条
APP内浏览
遇见渝水·嘉陵江|公众满意度达93.78% 看北碚区如何保卫蓝天碧水
重庆青年报11-30 19:58阅读量: 50264

屏幕快照 2019-11-30 下午7.51.49.png

北碚,历来素有“嘉陵江畔明珠”、“重庆都市花园”的美誉,优美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其耀眼的名片。近年来,北碚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使得市民们能够开窗见绿,出门见景,而这些成绩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“信息技术革命”。

AI人工智能应用大气污染治理 全方位多手段监测控制污染源

2018年9月,北碚结合区情实际,建成投用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,该体系由1个综合指挥中心、129套监测监控设备、1套管理信息系统、1支延伸至村(社区)的600余名网格员队伍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,主要对废气排放源开展精确管控和精准治理。

据北碚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覃林介绍,北碚区围绕工业园区、道路交通、传输通道等重要领域和点位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监控设备,并建立专门的数据模型,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预警。同时,还辅以无人机大范围的机动巡查,进一步补缺监测监控盲区。

今年8月,北碚区还对体系中的部分视频监控进行了升级,增加污染源AI智能识别功能。升级后的视频监控不仅会自动旋转,其还能够将捕捉到的视频图像,进行高速运算与自动甄别,准确分辨水雾与烟尘、蒸气与颗粒物等特征,识别率达99.5%以上。

除了露天焚烧烟雾识别,目前,北碚区正在对道路与建筑工地扬尘、渣土车无遮盖、裸露土地未覆盖和水质异常、污染溯源预测等场景进行系统训练和试验。而下一步,北碚还将把污染源AI智能识别系统逐步应用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各个领域。

据统计,今年截至11月29日,北碚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6天,同比增加12天,综合指数3.95,优良天数与综合指数两项指标均位列主城区第一。

屏幕快照 2019-11-30 下午7.52.00.png

北碚区大气网格化监测预警指挥中心

全市率先使用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 大量数据实时监测水质

为提高水环境质量的实时在线监测能力,北碚区完善水环境管理手段,建立各街镇生态补偿机制,建设水质在线监测子站,提升环境质量管理能力。通过建设水质监测小型站,提升梁滩河、璧北河等次级河流的实时水质监测能力,为河流考核、跨乡镇生态补偿机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。

同时,北碚区为次级河流、4个湖库和37家企事业单位,增设工况智能监控设备与视频监控设备。其中,通过建设企业工况智能监测设备,实现对重点涉水和涉气企业的主要生产设施、治污设施、在线监测设施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,实现远程监控应对错峰生产指令的落实执行情况,监测企业是否定更换治污设备相关配件,监测企业是否存在偷拍行为,进一步改善北碚区工业企业污染源监管现状。

通过建设视频监控设备,实现在所有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设备、污染物收集及处理设施、固废(危废)暂存库、排污口、在线监测设备和采样点位等实时视频方式的监控监管。

屏幕快照 2019-11-30 下午7.52.09.png

梁滩河旁的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

关闭码头治理污染 截流污水治理源头

北碚区嘉陵江流域水土段有江东水务和水土水厂两个饮用水水源地,其中,水土水厂处于市政府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内。此前,保护区内有2座码头和4艘船舶,以及其他长期停靠在保护区范围内的渔船10余艘。

在该区生态环境局的牵头下,北碚区于2017年10月底,将嘉陵江流域水土段保护区内的航标趸船、水土车渡、餐饮趸船和10余艘渔船迁出了保护区,并将水土码头关闭。同时,为确保辖区居民用水安全,北碚区还在沿岸开展了清淤、清扫等工作,对嘉陵江流域水土段的漂浮物进行了打捞,并在江东水务水源地和水土水厂水源地共安装隔离网4160米、警示牌23块、监控摄像头7个,以禁止渔船停靠、游泳、洗衣服、钓鱼等行为发生。

“水土街道老城镇排入嘉陵江的污水无疑会污染水体,该问题一直是水土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的一块心病。”水土街道有关负责人说。2019年年初,水土街道开展了老城镇地下管网建设工作,积极协调水土园区,采取倒排工期、优化施工顺序等强有力措施,于5月底成功将流入嘉陵江段面的污水全部截流。到目前为止,水土老城镇二级管网基本建成,三级管网建设已接近尾声,正查漏补缺加快建设中。

该负责人表示,水土街道下一步将认真落实“河长制”,切实做好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各项工作,加大对嘉陵江水土段的巡查力度,着力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。

屏幕快照 2019-11-30 下午7.52.16.png

水土码头旁的嘉陵江

据悉,自2019年1月至10月以来,北碚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7天,同比增加11天,优良天数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双双排名重庆主城第一;次级河流水质持续改善,水质全部达到水域功能要求,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%;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达到86.1%,满意度达到93.78%。

文/重庆青年报记者 徐海燕